鲁晋人文

联系我们

济南市槐荫区日照路2751号齐鲁之门C座1006室
电话: 0531-87797979

三晋风采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鲁晋人文 > 三晋风采 >

中国-太原

发布时间: 2018-05-22 10:49:06
详细介绍:
太原,山西省省会,简称并(bīng),别称并州,古称晋阳,也称龙城,国家历史文化名城、国家园林城市、太原都市圈核心城市,山西省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交通和国际交流中心,是一座具有4700多年历史,2500多年建城史,“控带山河,踞天下之肩背”,“襟四塞之要冲,控五原之都邑”的历史古都。太原市三面环山,黄河第二大支流汾河自北向南流经,自古就有“锦绣太原城”的美誉,是中国北方军事、文化重镇,世界晋商都会,中国能源、重工业基地之一。太原的城市精神是包容、尚德、崇法、诚信、卓越。
太原市辖6个市辖区、3个县,代管1个县级市,市政府驻杏花岭区新建路。太原市位于山西省中北部的太原盆地,北接忻州市,东连阳泉市,西交吕梁市,南邻晋中市,地理坐标东经111°30′~113°09′,北纬37°27′~38°25′之间,市中心位于北纬37°54′,东经112°33′。
 
太原市境总面积6988平方千米,总人口429.89万(2014年)  。其中太原市区总面积1460平方公里,2012年底太原市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400平方公里,中心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人,流动人口100万人。
 
古代
“古交旧石器文化遗址”的发现,证明早在10万年前就有人类生息、繁衍在太原的土地上。义井和东太堡的“新石器文化遗址”进一步证明,在七八千年前的母系氏族公社早期,太原的先民就曾创造了灿烂的文化。
 
远古时期属冀州,是传统上说的华夏九州之一,为九州之首。《汉书》:“河内曰冀州:其山曰霍,薮曰扬纡,川曰漳,浸曰汾、潞。”说明秦、汉以前的冀州地区一般是指今日之汾河平原及其附近地带。殷商时太原为古国北唐,考古学家曾在太原许坦村一带,发现了商代的文化遗址,定名“许坦型文化”。史传太原的肇始者台骀,因治理汾水、开拓了太原盆地,被尊为“汾水之神”。
 
鲁昭公元年(晋平公十七年,前541年),晋国荀吴率兵北征,大败占据今太原一带的无终及赤狄别族咎如,太原地区始入于晋国版图。春秋末期,晋定公十五年(前497年)显赫于世的晋阳古城问世于汾河晋水之畔,迄今已有2500年的历史。
 
周威烈王二十三年(前376年),韩、赵、魏废晋静公,将晋公室剩余土地全部瓜分。因此韩、赵、魏三国又称为“三晋”。三家分晋是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。它是中国奴隶社会瓦解,封建社会确定的标志,史学界以此作为东周时期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点。之后,赵国定都晋阳(太原)。
 
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分天下为36郡,设置太原郡,郡治晋阳。
 
汉代全国设十三州,并州刺吏部设治晋阳,这也是太原称并州之始,太原简称“并”来源于此。是时,太原为全国十三州部治所之一,闻名遐迩。
东晋十六国时先后晋阳被刘渊、石勒、慕容燕、苻坚占据。北魏仍为太原郡,兼置并州。南北朝时,晋阳又是东魏和北齐的别都,始终保持着“霸府”的地位,高欢、高洋父子坐镇太原、遥控朝政。
 
隋代,太原(当时称之为并州),是全国性的大城市。开皇二年(582年),置河北道行台。开皇九年(589年),改为总管府,大业初(605年),府废,改称太原郡。隋末,李渊、李世民驻守太原,因晋阳古有唐国之称,李渊父子定都长安后,遂以“唐”为国号。因此,唐文化的发源于太原。唐初,曰并州初置大总管府,又改大都督府。唐朝的几位帝王曾数次扩建晋阳城,并相继封其为“北都”、“北京”,为河东节度使治所,与京都长安、东都洛阳并称“三都”、“三京”,诗人李白曾盛赞“天王三京,北都居一”。
 
五代十国时期,后唐、后晋、后汉、北汉,或发迹于晋阳,或以此为国都,一时间太原名声显赫于举国,传为“龙城”。
 
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,宋太宗赵光义灭掉了以太原为都的北汉政权,最终统一全国。由于憎恨太原军民对宋军的顽强抵抗及恐惧太原“龙城”的美誉,遂下令火烧晋阳城,又引汾、晋之水夷晋阳城为废墟,一座历经1476年悠久历史的古城遭到了彻底的破坏。三年之后,新的太原城在距古晋阳城北四十余里的唐明镇重新崛起。嘉佑四年,设太原府治。
 
金朝时,宋钦宗赵桓下诏将中山、河间、太原三镇交金人。从此,太原人民在战乱摧残,异族压榨下,度过了80多年。
 
元朝时,蒙古汗国改名元朝。元朝时的太原称为太原路。成为全中国的交往中心,北到岭北行省,东到奴儿干都司(治所黑龙江下游),西到西藏地方,南到海南,都在此交流。此后明朝和清朝的府城均建立于此。
 
明初,朱元璋封其三子朱棢为晋王于太原,遂因此扩建太原城,成为明代九边重镇之首。
 
清朝,置太原府,府治在阳曲县。
 
近代
晚清时期(1860年-1912年)
1860年《北京条约》签订以后,外国使节和传教士得到特许进中国,借传教的名义促使和参与了不平等条约的签定,搜集中国情报,进行文化侵略。1900年,八国联军再次打进北京,慈禧路经太原,见当地晋商云集,便大肆搜刮捐税。
 
1911年辛亥革命后,阎锡山被举为山西都督,于太原建立晋系军阀,经营山西长达38年,期间韬光养晦保境安民,使山西成为全国最富裕省份之一。
 
1947年,析出阳曲县城区,单独设置太原市,实行闾邻制,全市分为内八区和外八区,作为山西省省会。
 
1949年4月24日,人民解放军攻占太原。
 
1949年解放后,太原市成为山西省人民政府驻地,山西省省会。
 
1951年原属汾阳专区的晋源县撤销,并入太原市。
 
1958年原属忻县专区的阳曲县和原属榆次专区的清徐县撤销,并入太原市。
 
1960年复设阳曲(驻黄寨镇)、清徐(驻清源镇)两县。
 
1972年吕梁地区所属的娄烦县划归太原市。
 
区划沿革
至1996年,太原市辖古交一个县级市,清徐、阳曲、娄烦三个县,市区分南城、北城、河西、南郊、北郊五区。1997年5月8日,太原市调整行政区划,市区分为杏花岭区、迎泽区、小店区、尖草坪区、万柏林区和晋源区,形成了6区3县1市的格局。其中地处建设路以西、滨河路以东、北大街以南、南内环街以北的杏花岭区、迎泽区两个区是传统上的内城区,而随着城市的扩张,万柏林区、小店区、尖草坪区和晋源区也被认为是城内地区,形成了“城六区”的概念。
 
综述
工业、农业是太原市国民经济的主要产业。1949年,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(1980年不变价格,下同)为10718万元。1950年~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,工农业生产迅速恢复,工农业总产值快速增长。1952年,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上升到24362万元,主要工农业产品产量均超过了解放前太原市历史最高水平。
 
1953年~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,工农业总产值逐年快速增长,1957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63497万元。1958年~1960年,在“大跃进”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,太原市工农业总产值急速增长,1958年达到110544万元,1959年上升为146127万元,1960年达到203304万元。但是,由于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,导致了太原市国民经济比例的严重失调,财政开支过大,粮食及其他农副产品匮乏,加之自然灾害和苏联政府撕毁合同,造成1961年~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的大滑坡。1961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降至102532万元,1962年降至94534万元。之后经过三年调整,工农业生产逐步恢复发展,到1965年,全市工农业总产值又升至181359万元。1966年全市工农业总产值达到217436万元。
网站首页 商会简介 党群建设 商会动态 商会组织 分会展示 会员企业 齐鲁晋风 新闻资讯 鲁晋人文 公益慈善 联系商会

Copyright@ 山东省山西商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202219号

地址: 济南市槐荫区日照路2751号齐鲁之门C座1006室 电话: 0531-87797979

技术支持:济南嘉晟科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