鲁晋人文

联系我们

济南市槐荫区日照路2751号齐鲁之门C座1006室
电话: 0531-87797979

齐鲁文化

当前位置:首页 > 鲁晋人文 > 齐鲁文化 >

石油之都-东营

发布时间: 2018-05-21 10:32:36
城市名片
东营市成立于1983年10月,地处环渤海经济圈与黄河流域经济带交汇点。九曲黄河在这里入海,我国第二大油田-胜利油田在这里诞生。2009年11月,国务院批复了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》, 2011年1月,批复了《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》,东营市成为山东省唯一被纳入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地区。东营市先后被授予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、国家卫生城市、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、技术创新工程示范城市、全国双拥模范城市、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、中国优秀创新型城市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、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、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和山东省文明城市等荣誉称号。
自然地理
地处北纬36°55′~38°10′,东经118°07′~119°10′。南北最大纵距123公里,东西最大横距74公里,总面积8243平方公里。以平原地貌为主。土壤分为褐土、砂姜黑土、潮土、盐土及水稻土五个类别。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气候,冬寒夏热,四季分明。
行政区划辖东营、河口2个区,广饶、垦利、利津3个县。辖区内总人口185万,36个民族,其中,少数民族35个,主要是回族、满族、朝鲜族、壮族、维吾尔族。
 
区域位置
位于山东省北部,渤海湾西南岸,是连接中原经济区与东北经济区、京津唐经济区与胶东半岛经济区的重要枢纽。距济南、青岛2小时里程,距北京、天津分别为3.5小时、2.5小时里程,与大连海上距120海里。
 
历史文化
东营有着古老而年轻的历史。其南部广饶一带三千多年前有就人类活动,北部一带则是黄河一百多年来来冲淤而成的新生地。沧海横流、大河息壤,造就这一地区形成了包括黄河文化、古齐文化、移民文化、石油文化和现代城市文化等在内的多元文化系统。这里孕育出了我国古代第一个形成战略思想的伟大人物——孙武。延集村和刘集村党支部是山东省最早建立的农村党支部,现保存有最早的《共产党宣言》中译本,是国家一级文物。垦区抗日根据地,是清河区驻地。发源于时家村的吕剧,是山东省主要的地方戏曲剧种,是我国戏曲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支奇葩。现存有南宋大殿,孙武祠,傅家遗址,五村遗址,南河崖制盐遗址,南望参古窑群遗址,乐安故城遗址,冢头墓群,刘集支部旧址等文件古迹。
 
土地资源
土地总面积1200多万亩,人均土地面积6.7亩,是山东全省平均水平的2.7倍。未利用地452万亩,约占三角洲地区的55.73%。黄河每年新淤土地1.5万亩左右,是我国东部沿海后备土地资源最多、开发潜力最大的地区。未利用土地成方连片,大部分为国有未利用荒地,适宜布局建设国家大型产业基地。
 
石化资源
胜利油田80%的石油地质储量和85%的产量集中在境内,已探明石油地质储量48亿吨、天然气地质储量2300亿立方米,原油产量稳定在2700万吨左右。中海油在渤海湾地区年产原油2000万吨左右。
 
淡水资源
可利用淡水资源总量103.52亿立方米。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已确定分配东营市年用水量2亿立方米。全市已建成各类平原水库658座,其中大中型水库19座,一次性蓄水能力达8.31亿立方米。
 
海洋资源。海岸线长413公里,滩涂和浅海面积近6000平方公里,素有“百鱼之乡”和“东方对虾故乡”美称。近海等深线密集,具备建设深水大港的条件。岩盐分布面积1057平方公里,资源储量5882亿吨。卤水资源储量9.5亿立方米。
 
综合实力
2010年,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360亿元,比上年增长13%;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85亿元,增长3.6%;第二产业增加值1715亿元,增长13%;第三产业增加值560亿元,增长15%。三次产业结构达到3.6:72.7:23.7。境内财政总收入395.55亿元,地方财政收入104.88亿元,增长29.69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657元,增长11%;农民人均纯收入8206元,增长12%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亿元,增长18.8%。城市综合竞争力列全国第25位,全国相对富裕地区排全国第17位。
 
农业经济
2010年,粮食生产实现总产79.4万吨,特色水产品养殖面积达到174万亩,标准化畜牧养殖小区达到1300个,现代渔业示范区14万亩养殖区投产。新增国家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1家,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08家,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492个。黄河口大闸蟹入选中国十大名蟹。
 
工业经济
2010年,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100亿元、增加值1740亿元,分别是2005年的3.8倍和2倍;实现工业利税1100亿元、利润720亿元,分别是2005年的1.9倍和1.6倍。收入过10亿元企业新增54家,过百亿元企业达到12家。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快速突破,大规模集成电路、汽车制造、LED照明、光伏太阳能、石油装备等项目相继落地。组建了3个产业技术创新联盟。高新技术工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比重提高3.4个百分点。化工、轮胎、纺织等传统产业80%以上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。
 
现代服务业
文化旅游、现代物流、服务外包等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,商贸餐饮等传统服务业进一步提升。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幅高于全市生产总值增幅2个百分点,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3.7%,比2009年提高1.2个百分点。
 
城市和基础设施
全市城镇化率达到60%。中心城建成区面积达到140平方公里。清风湖景区成为全国首个新光源示范区。海陆空立体交通体系健全。东营港2个3万吨码头建成投用,实现外轮开放;2个5万吨液体化工码头开工建设。东营机场4D级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。德大、黄大铁路,东营机场至自然保护区高等级公路开工建设。
 
生态建设
2010年,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降低22%,二氧化硫排放量、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分别下降38.65%和18%,圆满完成“十一五”规划目标。农田林网、路域林网、水系林网等“三网”绿化工程新增绿化面积27万亩,东营市被命名为国家现代林业建设示范市。
 
对外开放
2010年,成功举办了首届黄三角经洽会、石油石化装备展、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。实际利用外资2.1亿美元,增长27.3%。完成进出口总值79.6亿美元,增长101%,全省排第6位;其中,出口总额27.6亿美元,增长57.1%。光伏太阳能、永盛橡胶集团等企业入选山东省出口企业100强。
 
 社会建设
2010年,新增城镇就业4.25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.86%,转移农村劳动力5.97万人。成功举办了黄河口国际马拉松赛和黄河口文化艺术节。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9.7%,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到99.6%,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征缴率达到99.7%,工伤保险征缴率达到100%。
 
发展预测
“十二五”期间,主要发展目标是,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%,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8%,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%,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10%,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%,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4%,三次产业比例达到2.5:64:33.5,高新技术产业比重达到35%以上,城镇化率达到65%,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85%以上,林木覆盖率达到25%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1%,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%。建成山东省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、精细化工基地、新能源基地和休闲度假胜地,东营市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、金融中心、物流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,成为独具魅力的适宜居住、适宜创业、和谐幸福的城市。
 
“十二五”期间,计划重点发展和建设的产业
网站首页 商会简介 党群建设 商会动态 商会组织 分会展示 会员企业 齐鲁晋风 新闻资讯 鲁晋人文 公益慈善 联系商会

Copyright@ 山东省山西商会 版权所有 鲁ICP备10202219号

地址: 济南市槐荫区日照路2751号齐鲁之门C座1006室 电话: 0531-87797979

技术支持:济南嘉晟科技